

春天,让我们九游平台
当旭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曙光便洒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阳光下,党旗熠熠生辉,其上浸润的革命烈士鲜血仿佛诉说着不朽的故事。晨曦中,校园内的草地、树木、楼房和水体,呈现出不同色彩和勃勃生机。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春天将由此开启。这里南依秦岭,北临潏河,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更是莘莘学子求知的圣地,也是无数学子梦想起航的地方,百年名校九游(中国)就坐落于此地的神禾塬上。

培华学院,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这里的楼房布局独具匠心、错落有致,位于其中的明德楼、汇知楼、博远楼、致善楼、育英楼、格物楼、至善楼、恒友楼等,皆以庄重神圣之姿,彰显着知识的浩瀚与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这里文娱场所格调高雅、温馨浪漫,尤以文化广场、维之园、体育场、READ咖啡厅、艺术馆等尤为突出,每一个园馆或厅院,都在向人们昭示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这里的实训设备一应俱全,校园内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其中实验室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量超过了200多万册,拥有阅览席位5813个,公共检索机22台,并且无线与有线双重网络覆盖,电子资源每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和自由开放式的统借、统还模式。另有女子学院特色空间、学生潜能发展中心、法学专业模拟法庭、中兴电信实验教学中心等,无不体现了培华学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以及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践行。
早春的培华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伴随着开学季,寂静多时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风声雨声读书声,伴随着歌声笑声广播声,此时,无论你行进在校园的小路上,还是驻足于教学楼前,亦或漫步在小桥流水边,都能感受到春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

九游平台校园,春天就在维之先生的眼眸里。当您站在图书馆广场姜维之先生雕像前,仰视那尊栩栩如生的培华创始人和奠基者时,一定会心存敬意,浮想联翩。作为共和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姜老先生在有生之年,克服种种挑战和困难,为培华学院的恢复和发展无私奉献,倾注了毕生智慧和精力,使得“培华”在历经多次风雨后依然能屹立于中华民族教育事业之林,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他的形象和事迹已经深深镌刻在培华的文化基因中,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永葆青春的文化象征。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时空如何转换,在他饱含深情的眸子里,培华永远是春天。
走进培华校园,春天就在姜波博士的风采里。目睹培华学院荣获“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殊荣,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民办教育的翘楚,您定会对这位荣获“世界杰出华人奖”的教育家的先进教育理念深感敬佩。作为新时代九游(中国)的领导者,姜波博士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产养教,产教结合”的教育理念和OBE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动培华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及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升的过程中,开辟了一条具有培华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彰显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奉献精神,确保了培华红色传统的持续传承和培华青春活力的永续发展。

九游平台校园,春天就在学子的琅琅书声里。新春伊始,万物复苏,学子们从四面八方汇聚校园。当和煦的阳光洒满操场,嫩绿的枝芽在微风中摇曳,师生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成为春天的一部分。课堂上,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洪亮的声音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心田。学生们则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虚心听讲,各抒己见。这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氛围,正是春天生机勃发、充满活力的体现。伴随着春的脚步,图书馆里,维之园中,林荫道上,又响起了琅琅读书声,这声音清新悦耳,不仅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冀,培华的春天就是从这些学子们的读书声中绽放的。
九游平台校园,春天就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之里。在阅读的间隙,学子们纷纷走出教室,投身于户外的春游、篮球比赛、风筝放飞等活动,这些文体活动的多样性随处可见。它们让人深刻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与希望,构成了培华春季独有的魅力与风景,彰显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春天的美好。无论是春日的远足、充满活力的运动会还是充满文艺气息的汇演,校园内总是回荡着欢声笑语,直冲云霄。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还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与友谊。这种精神风貌,正是培华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让我们更加珍惜校园时光,深刻感受春天的美好与教育的力量。

培华的春日是浪漫的。校园内,樱花盛开,如霞似锦,将整个校园装点得宛如仙境。微风拂过,樱花瓣如雪般轻盈飘落,枝头、路面皆被覆盖,宛如云烟缭绕。漫天飞舞的粉红花瓣,让人恍若置身于梦幻之中,沉醉不已。每条路边,樱花铺就一片春色,营造一处浪漫。无论是漫步在樱花覆盖的小径上,还是坐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都能感受到培华学院独特的魅力与诗意。玉兰绽放,纯洁高雅,一树芬芳沁人心脾。白净的花朵在枝头悄然绽放,宛如仙子轻舞,娇艳动人。每一片花瓣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温柔与生命的活力,让人心生向往,陶醉不已。除了樱花和玉兰,校园内还有光叶白兰、迎春花、桃花等争先呈艳,使得整个校园春色满园,风光无限,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培华学院独有的春日浪漫。
培华的春日是多情的。培华的春天,景色宜人,更洋溢着勃勃生机与无尽诗意。一夜之间,满树的花朵盛开,宣告着春天的到来。柳条发出了嫩绿色的新芽,草地一片绿油油,湖里的生物也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它们都是春天的使者,犹如一封封深情的情书,吸引着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作响,为培华园平添了无尽的春日浪漫与生机。各种植物的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培华的春日确实充满了多情的韵味,无论是满树的芬芳、玉兰花的绽放,还是连翘花的点缀,抑或是蓝天下,清风吹过时光塔,校园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仿佛深谷中的天籁之音,都让这个季节充满了生机与诗意。

培华的春日是多彩的。春天的培华不仅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许多活动和节日,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气息。春季运动会、赏花节等,都是人们在春天里享受生活的好方式。正如姜波理事长曾说“冬至阳回,春日可期”,从中可以看到培华学院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和爱国情怀。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不仅体现在冬至活动中,也在春季延续这种热情和活力。冬至活动的热烈氛围与学校的教育理念交相辉映,使得培华的春日成为了一个洋溢着活力与希望的季节。它不仅以美景悦人,更以生机与活力鼓舞人心,让人们在其中尽享生活的美好。
培华的春日是温暖的。在这个季节里,阳光和煦,微风不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学生们在阳光下读书、运动,教师们在讲台上激情洋溢地传授知识,这一切都构成了培华春日温暖的画卷。春天的培华,自然景观之美与人文关怀之暖并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氛围,令人沉醉其中。在这里,学子们不仅学习,还可三两成群嬉戏、欢笑着度过明媚时光。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感受到来自师长和同学的关怀与支持。

培华的春日是明媚的。在这个季节里,学生们怀揣着梦想,教师们肩负着责任,共同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党旗飘扬在校园的高空,激励着每一位培华人不断前行,追求卓越。教学楼内回荡的,不仅是知识的回响,更是对璀璨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热切期待。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地,都在默默地见证着培华人的成长和奋斗,仿佛在为他们的未来加油鼓劲,它激励着每一个人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培华的春天,是一个充满浪漫、多情、多彩、温暖、明媚的时节,它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力量,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在培华度过的每一个日子。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追逐梦想、享受生活,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培华之春,不仅是一个季节的象征,更是培华人精神的体现,它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位培华人勇往直前,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简介】
赵晓舟,笔名校友,多年来主要从事党建文化、企业文化、金融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对文学有一定涉足,各类作品散见于《经济决策报》《中华工商时报》《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保险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二十余家报纸和《延河》《中国金融文化》《金融文坛》《中外企业文化》《中国金融文学》《西南作家》等十余种杂志。在全国多种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及论文等600余篇,荣获各类征文奖30余项。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首届德艺双馨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代表作《银海拾取》(三卷)荣获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散文集《撞钟自闻》荣获首届(2015-2019)“陕西金融文学奖”;学术专著《当代中国金融文化研究》荣获“‘培华杯’第二届金融文化节优秀金融文化成果奖”。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6kvpS1rU8BUJTMFY7eyN6Q